AIGC的滥用,似乎在毁了这个互联网
warning:
这篇文章距离上次修改已过198天,其中的内容可能已经有所变动。
AIGC的滥用确实给互联网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AIGC技术的发展为内容创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另一方面,虚假信息、深度伪造等问题的泛滥也对信息真实性、社会信任造成了严重冲击。我们需要正视AIGC带来的负面影响,加强对AIGC技术的监管,同时推动技术向善,让AIGC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
这是Gemini对这个话题的看法
点击此处,展开目录
前言
笔者日常的内容摄入(听起来似乎和营养一样)主要还是文字内容,多见于搜索某个关键词之后得到的博文,以及微信公众号的推送。日常的浏览很快发现了一些端倪:
- 总分总的行文结构
- 反复出现的关键词
- 『总而言之』的总结段
很显然,这些内容都表明:你可能是AIGC的受害者
洗稿与水文章
很有趣的一点是,笔者所见到的AIGC集中地,大多是某个微信公众号,或者是某些网站(说的就是你,@掘金,还有其他的不必点名也能知道是谁),大多数的共同特点都是,拉出来某个话题,就可以快速生成一堆内容,快速填充空虚的账号
说人话就是,『冲KPI』
前段时间掘金似乎也就是这个问题,利用AIGC大量填充网站内容,并放出来让搜索引擎抓取,成功污染了SEO(这个下面还要详谈)。后来似乎是某个内部人员在推特上面发了一篇类似于但又不太像是道歉信的东西,声明会移除AIGC内容,到这里风波告一段落

污染SEO
笔者其实并不排斥AIGC,但是一个大前提是:不能主动AIGC,换句话说,某个网站大可装备AI供用户使用,但是不能主动生成AIGC,然后投放到互联网上
为何笔者会把掘金单独拎出来讲,主要还是因为他污染了SEO,让人在搜索内容的时候总是会碰到他们的AIGC,恰好,AIGC的质量还不能称得上太好,再加上『AI幻觉』和语料库更新的不及时,AIGC反过来可能还会误事
写在最后
笔者身体不太舒服,刚刚从发烧中恢复过来,有些感冒鼻塞,就先写到这里了
反正,AI技术是要发展的,生成的内容也必然会越来越高——但是在那之前,还是先不要跳出来污染眼睛的好
(完)
deepseek时代看到这段,来补一句:Deepseek生成的玩意为某些“知识分享类网站”(我在说谁大家懂的都懂)算是彻底钉了最后一根棺材钉了。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会试图详尽的给你生成出一些数据来(而且全都有零有整,在具体数值领域特别明显但是在数字是个百分比的时候极度不好分辨),还会给你煞有介事的生成引用书籍清单,而如果使用者本人的意图是“在某些小众领域提供新颖视角”的时候,这个问题就要命起来了:乍看之下视角较新且领域少有人涉足,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材料,然而稍微仔细看一下材料中的内容,再结合一下已知事实进行比照来做事实核查,整篇玩意儿瞬间就被D指导惊奇卓绝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带着飞上天了。我暂且用我之前看到的某篇文章的神奇想象环节来给各位展示一下开开眼:是什么样的神奇想象力能编出七千多人(含未成年)排成一列人力传送带传递物品的神奇情景,又是什么样的惊世智慧能写出九十年代引进朝鲜吸波涂料技术涂抹钢索桥钢缆以达到隐蔽的效果?我不知道,我不好说,大概这就是aigc的神威罢。
只能说太正常了,这种被称为AI幻觉的东西也是我对AIGC的滥用表示厌恶的原因